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
3.1 焊接依据及标准
3.1.1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焊接工艺可参照GB/T13148—1991“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也可参照JB/T4790—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附录A。“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
3.1.2 坡口形式可采用GB/T13148图1的对接6号,也可见本文图1。
3.1.3 焊前应采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清除焊缝表面和焊接坡口两侧至少各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3.1.4 焊条采用GB/T983 “不锈钢焊条”规定的A302(E309)焊条规格为Φ3.2,E309焊条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下:
C |
Cr |
Ni |
Mo |
Mn |
Si |
P |
S |
Cu |
≤ 0.15 |
22.0~ 25.0 |
12.0~ 14.0 |
≤ 0.75 |
0.5~2.5 |
≤ 0.9 |
≤ 0.04 |
≤ 0.03 |
0.75 |
3.1.5 焊接管件采用钢制对焊无缝管件应符合GB/T12459—1990,焊接管件采用钢板制对焊管件时应符合GB/T13401—1992,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焊接管件应符合SY/T0510—1998“钢管对焊管件”和SY/T5257—2004“钢制弯管”。
3.2 焊接方法
推荐采用手工电弧焊;对要求较高的焊缝可以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在接近碳钢部位用手工电弧焊,或者全部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钨极氩弧焊时,焊丝采用同 E309相同成分的A302焊丝。
3.3 焊接设备
焊接设备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并符合有关设备标准的规定。采用手工电弧焊时推荐采用直流电焊机。
3.4 焊接程序
先焊复材(不锈钢管),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基材(碳钢管)。
3.5 焊接要求
复材焊缝表面应尽可能与复材表面保持平整、光顺。焊接过渡层时,要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基材金属的熔入量,即降低熔和比。为此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及较小的焊接丝能量。对接焊缝的余高应不大于 1.5mm。
3.6 焊后清理
焊后应仔细清理焊件表面的焊渣、焊瘤飞溅物及其他污物。必要时应对焊缝进行局部修整。焊后清理完毕,应在基材焊缝附近的明显部位打上焊工印记以便日后考查。
3.7 焊接工艺评定
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须在开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详见 “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上一篇:镀锌管公英制规格对照表
下一篇: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焊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