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控制措施
4.1对未焊透(虚焊)缺陷的控制措施
未焊透(虚焊)缺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3个:
1)焊接电流小,电弧偏高,焊接速度过快;
2)管坯成型时对接间隙小;
3)焊接电极偏移。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适当调大电流或调整焊枪与电极之间的距离,降低电弧高度,保证焊枪喷嘴的气体保护范围;
2)调整管材成型,保证管坯对接间隙;
3)调整电极,使其对中焊接部位。
4.2 凹陷缺陷的控制措施
焊缝凹陷缺陷发生的原因有3个:
1)电流调整不好,焊接速度慢;
2)带材边部剪切状态不好;
3)极氩流量大。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整电流,在保证充分焊透时提高焊接速度;
2)保证带材剪切边部的剪切质量;
3)调整极氩适中的保护气体流量。
4.3 对烧穿缺陷的控制措施
烧穿缺陷产生的原因是:
1)电流大,焊接时管材抖动;
2)带材边部有缺陷. 如毛刺、油污等 。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整电流,调整成型辊,保证管材成型过程平稳均匀;
2)控制带材边部剪切质量,保证无油污。
4.4对焊缝氧化缺陷的控制措施
焊缝氧化缺陷产生的原因是:
1)氩气保护流量调整不当,氩气流量同焊接速度不相匹配;
2)氩气纯度不够。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整氩气流量,增加保护气体对空气阻力作用的抵抗能力,或者降低焊接速度;
2)保证氩气纯度≥99.98%。
4.5 对焊缝过宽(熔宽) 缺陷的控制措施
焊缝过宽(熔宽)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弧电压过高。为保证焊缝成形后深而窄,并使管壁的无效加热区和焊缝热影响区范围减小,我们采取调整电弧电压的方法,在保证焊缝双面成形、充分焊透的情况下再适当调整焊接速度,把焊接电弧电压调整到最佳范围。
5.实际焊接操作及效果
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内衬不锈钢薄壁焊管钨极氩弧焊工艺中最主要的是焊接电流和焊接速
度的匹配。经过试验比较,我们选择了慢速焊接与小焊接电流相匹配这种焊接制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表3为我们所选择的内衬不锈钢薄壁焊管的焊接工艺参数。
采用上述焊接工艺参数,取得了如下效果:
1)焊缝表面及断面形状好。焊接时金属自熔化流动和结晶都有一个时间过程,熔池停留时间长,结晶速度慢,从而获得表面光滑且正反面宽度相差较小的焊缝;
2)可以减少或防止产生焊接缺陷。因金属的结晶速度较慢,气体易于逸出,能有效地防止出现
未焊透(虚焊)等缺陷;
3)对金属熔池和焊缝的保护效果好。因氩气较空气密度大,在焊接速度平稳情况下,氩气保护
层向后偏移小,熔池完全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下,使焊缝金属流动性好且容易成形,焊缝表面呈银白色,光亮无氧好。
4)对金属熔池和焊缝的保护效果好。因氩气较空气密度大,在焊接速度平稳情况下,氩气保护
层向后偏移小,熔池完全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下,使焊缝金属流动性好且容易成形,焊缝表面呈银白色,光亮无氧好。
更多关于双金属复合管、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文章请访问www.lhsbgy.com。